代金券是什么?

定义和案例

代金券案例

1. 类型定义

商家的一种优惠活动,在原有价格基础上,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具有优惠性的凭证。代金券可以在购物支付中抵扣同样等值的现金使用。

2. 案例分享

某店铺,上架了一张480元代500元的优惠券,用户可在线上480元购买此代金券,到店后可抵扣500元的消费金额。此功能对于店铺来说,增加了线上获客的渠道,同时代金券的消费属性增加了用户线上到线下的转化率,提高了用户的到店数量。促进了销售业绩的增长。

3.注意事项及配置建议

代金券商品命名规范品牌/店铺名称/简称+面值+用途(如建联酒店100元钟点房代金券)
使用时间:如①营业时间内随时可用、②周一至周五可用、③周六周日可用、④周三周四10:00-16:00可用(可根据店内的营销服务填写使用时间规则)
使用规则:系统会提供默认的使用规则,可选择适用于代金券商品的规则,如没有适合的可自定义添加适用于该代金券商品的规则(切记不用选择不适用于代金券的规则,以免混淆误解)

4.代金券发布规则

为确保平台交易秩序和消费者体验,所有商家在发布“代金券”类型商品时,必须遵守以下规则。违反规则的商品将被下架:

4.1 禁止发布团购商品

  • 规则解释:“代金券”与“团购”是两种不同的商品模式。代金券的核心是“抵值”,用于消费时抵扣部分金额;而团购的核心是“预售固定套餐或服务”,通常有明确的套餐内容和价格。
  • 正确做法:如果您想销售一个固定的套餐(如“双人豪华套餐”),请选择发布“团购套餐”商品。
  • 违规示例:在代金券类目下发布一个名为“【代金券】价值200元双人火锅套餐”的商品。这实质上是团购,应被禁止。

4.2 禁止发布无实质内容的商品

  • 规则解释:商品标题、图片、描述等信息必须真实、准确、完整,能够让消费者清晰了解代金券的面值、使用条件、适用范围和有效期。不能存在误导性或空泛的描述。
  • 正确做法:标题清晰,规范命名。明确使用门槛、适用范围、有效期、适用规则等
  • 违规示例:标题仅为“优惠券”,详情中无任何使用条件说明。

4.3 禁止发布券包类商品

  • 规则解释:本规则所指的 “券包”,核心特征是“多券捆绑、差异组合、按包售卖”,即商家将“多张不同面值、不同使用规则(如不同满减门槛、不同适用范围)的优惠券”打包成一个 “商品”,用户需一次性购买整个 “包” 才能获得其中所有券,且无法单独选择购买某一张。
  • 正确做法:如果您想销售多张代金券,应设置为允许用户单次购买多张同一面值和使用规则的代金券。
  • 违规示例:销售一个“100元券包”,内含5张“满100元减20元”的优惠券。这是“券包商品”。请选择发布“券包商品”。

4.4 禁止发布会员卡、体验卡商品

  • 规则解释:“代金券”与“会员卡”是两种不同的商品模式。会员卡商品的核心是服务权益或次数,通常对应周期性的服务或预付费套餐(例如:健身月卡、SPA10次卡、肩颈理疗体验卡)。
  • 正确做法:如果您希望销售涉及周期性服务或多次核销的套餐商品,请前往专门的 “会员卡”商品,该类目为这类商品提供了“次卡、期限卡(日/月/季/年卡)”等多种标准化发布模板,能更准确地匹配您的业务需求。
  • 违规示例:销售一个“肩颈理疗体验卡”或“全身理疗SPA10次卡”,上述商品的本质是预售固定的服务次数或单次体验资格,而非消费时的金额抵扣,因此属于会员卡/套餐商品,在代金券类目下发布属于违规。
2025-10-10
49